Skip to content

Commit 2bf24c2

Browse files
committed
add-adv
1 parent 172f0be commit 2bf24c2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18
-2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18
-2
lines changed

docs/我的本科学习/前言.md

Lines changed: 18 additions & 2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7,9 +7,9 @@ comments: true
77

88
- 课程推荐
99
- 一些可能的学习建议
10+
- 一些很可能被错过的规则细节
1011
- ...
1112

12-
1313
## 必要的认知
1414

1515
#### 成绩评价体系
@@ -104,4 +104,20 @@ comments: true
104104
- 如果想做辅导员,那就要意识到做辅导员需要有不少学生工作的经验积累从而在大一就开始多尝试...
105105
- 如果想出国,...(这个我不懂,还是找走过这个路的过来人问经验,找不到的话可以联系高年级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有没有认识的走过这条路的人)
106106

107-
**总之,上大学之后信息差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确定目标后多向过来人请教,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 请务必重视这一点,大学乃至之后的路不再是像高中一样只是埋头写题就可以了,了解信息很重要...
107+
**总之,上大学之后信息差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确定目标后尽早多向过来人请教(否则可能等了解到信息的时候发现有的事情已经做“错”了),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 请务必重视这一点,大学乃至之后的路不再是像高中一样只是埋头写题就可以了,了解信息很重要...
108+
109+
> 慎重选课
110+
111+
大学里要上很多很多课,其中不少课是需要自己去选的。一门课包含多个属性,下面列举几个大家平时最关注的属性:
112+
113+
- 给分高低:也就是说这门课是否容易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比如有的课如果期末考试每年都出的特别难,那就很难拿高分,那就尽可能不要选(除非自己已知这一点且不在乎)
114+
- 工作量大小:每门课都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至于任务的多少要看这门课的课程组的安排,有的课任务量特别大,那就要慎选,防止因为这门课忙不过来以至于耽误其他课程的成绩。
115+
- 考核方式:不是每门课都会用“考试”的方式来考核的,有的课可能没有考试,只是让大家做一些作业,然后根据这些作业完成的质量来给出这门课的最终成绩。是否有考试,考试是否开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因为考试便意味着不确定性,一旦自己有点失误就可能导致最终成绩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考试也意味着需要花不少时间去准备考试,也会增大自己的负担。
116+
117+
> 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118+
119+
刚读大学的时候,可能都会听过这样的话:“选修课的成绩没啥用,及格就行,保研不看,专业分流也不看”(这句话说的对象往往是“一般通识课”)... 但是真的没用吗??也许只是自己还不知道有啥用,等到发现有用的时候可能已经因为自己的“轻视”而拿了并不令人满意的分数了。这句话里面提到的,专业分流确实不看自己选的乱七八糟的课的成绩,保研不看仅仅是指拿到保研资格不看,但是想要去外校的话还是可能要看的(这句话的原理前面的部分解释了)。
120+
121+
比如说,上面说过了有的东西的评选是看“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的,自己选的选修课当然是包含在这个“所有课程”的范畴里的。
122+
123+
所以说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的成绩,除非自己非常确信某些课的成绩一定不会影响自己实现想实现的事情。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